在飛機中被雷擊是種什么體驗?
眾所周知,雷電是云與云之間、云與地之間或者云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不過因為空中的物體太少,雷擊一般都落到了地面上。地面上的雷擊見得多了,應該會有網友好奇
在飛行中的飛機中被雷擊會有什么后果?
圖片來源:公共圖片庫
來時驚天動地走時無聲無息
事實上,飛機內的乘客大部分都對雷擊的到來毫無所覺。雷電來臨時,有感覺的乘客一般也只是看到窗外一瞬間有白光,或是僅聽到響聲。只有非常極端的雷雨天氣,乘客們才會感到明顯顛簸。
圖片來源:公共圖片庫
但是,對于視野開闊的駕駛員就不一樣了。位處機頭的駕駛員們可以看到機體感應器提示異常。甚至有時可以直觀看到擋風玻璃外「大量跳躍的電弧」,明亮刺眼。
最近的臺風“煙花”給我國內陸輸送了大量水汽,一個飛越河南境內的飛行記錄儀記錄下了這一段“雷霆萬鈞”的空中道路。不少網友看著視頻都感嘆駕駛員良好的心理素質。
圖片來源:公共圖片庫
雷擊威力巨大飛機里的人會怎樣?
圖片來源:公共圖片庫
飛機外殼整體都是由良好導電的材料制成的。根據「法拉第籠原理」,只要一個物體的外殼能夠完整導電,達到外殼整體的等電位效果,電流就只會從外部流過,不會影響其內部的任何物體或人。
飛機就像一個大鐵籠。閃電擊中飛機,流經機身表面,又流向附近的云層或地面,坐在飛機里的乘客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打雷時可以躲在汽車中避雨也是因為這個原理。
不過又會有網友擔心,近年來,處于降低機身的重量等原因,飛機的研究和制造方面開始采用復合材料來替代金屬材料,這是否會破壞原本的法拉第籠結構?
復合材料的飛機有救嗎?
圖片來源:公共圖片庫
其實,一般采用復合材料的飛機也會在飛機的表面鍍上一層金屬以達到形成“法拉第籠”的效果,所以不用過于擔心。
除非復合材料的比例高到了某個程度,比如駐扎在日本巖國海軍陸戰隊航空站的兩架美軍F-35B。
圖片來源:中國航空新聞網截圖
除了法拉第籠的保護外,特別強勢的閃電可能仍會傷害飛機上的電子設備,所以內部保護也不能缺位。
內部仍有“備胎”
圖片來源:公共圖片庫
與外部相似,內部電纜同樣覆蓋著銅質夾層。NGS系統會將惰性氣體引入油箱,防止油箱意外爆炸。并且,身處毫無安全感的半空中,所有重要設備都會準備一個“備胎”,即這樣一來,即使雷擊造成了某一設備的損壞,飛機依舊可以安全飛行。
此外,飛機的機翼尾端還設置有“靜電刷”多根金屬針。這是藉由尖端放電原理,釋放機殼上因空氣摩擦而產生的電荷。能夠大大降低雷擊強度,也能減緩飛機遭受雷擊時所造成的傷害。
不用太過擔心你的飛行旅途并非全程都有雷擊風險
民航飛機的巡航高度一般在8000-12000米之間,屬于平流層。而形成閃電的雷雨云一般在4500-8000米的對流層。
因此,在巡航階段,飛機在閃電之上,不會遭受雷擊;當你的小桌板和靠背被允許放下時,就別再想從窗外找到閃電的影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