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說的雷電通常是指直擊雷和感應雷,也是防雷主要防護的兩種雷電。但除了這兩種雷電類型以外,還有一種更為可怕的雷電類型——球形雷。
-歷史事故-
2007年5月23日16時,重慶市開縣興業小學校舍遭遇雷擊,造成7名學生死亡、40多名學生受傷的重大雷擊災難。專家給出的最后結論是:此次事故為一種不可預抗的突發性自然災害。事件中興業小學是因為遭受雷電閃擊,且伴有“球形雷”的發生,而導致的重大人員傷亡。
球狀閃電(球形雷),俗稱滾地雷,是形成雷電的電動趨勢,在半擊穿空氣時產生的空氣離子球,在雷暴時發生,為圓球形狀的閃電。球形雷威力極大,它的中心溫度一般超過1000℃,甚至達數千攝氏度,同時還帶有高能量的電荷。它十分亮,近圓球形,約有排球大小,極少也會出現直徑幾米甚至幾十米的情況。出現時間大多數僅有數秒,但也有維持了1至2分鐘的記錄,當靠近地面時,它的直徑會逐漸縮小,顏色也會產生變化。球型雷的前進路徑毫無規則,有時候在空中慢慢游走,有時候又會紋絲不動地懸停在空中。球形雷消失以后,在空氣中可能留下有氣味的煙,有點像臭氧的味道。
球形雷目前是一般避雷設施無解的一種雷電。球形雷若降落地面或進入屋內,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因為它碰到任何物品都可能爆炸。好在,和普通的雷電相比,球形雷出現的幾率要小得多;同時,球形雷會隨著自身內部的電荷變化,會在幾十秒至幾分鐘,最長不超過十幾分鐘時間內,自然消耗掉。正是基于這兩種事實,我們也不必太過恐慌。
如果真的碰上了球形雷,要牢記三個法則,盡可能避免球形雷對身體的傷害。
(1)雷雨時關閉門窗,不僅降低雷電噪音,也可預防球形雷的入室。
(2)一旦發現附近有球形雷,必須定在原地,千萬別跑動,因為球形雷具有“跟隨氣流飄動”的特點,若是碰到球形雷時若拔腿就跑,球形雷會緊隨而至。最好的避險方法是立即雙手抱頭,雙腳并攏蹲下。
(3)基于上一條中所說的球形雷的特性,當球形雷距離身邊很近時,我們還有一種方式可以讓球形雷離開——迅速拾起旁邊的石頭(或別的物體),向一個安全的方向扔去,從而把球形雷“引”走。